游客发表

风卷云起凝露华——关于军旅散文集《往来山海》的笔谈

发帖时间:2024-03-29 04:28:50

原标题:风卷云起凝露华——关于军旅散文集《往来山海》的风卷笔谈

丁小炜:《往来山海》(百花文艺出版社2023年1月)是我近些年散文写作的一个选本,分为“往见”“来思”“山行”“海上”四辑。云起于军“往见”记录过往生活中那些具有独特意义的凝露海贼王之六瓣樱人和事;“来思”则是发自内心的沉思与感悟,可能是华关海瞬间的,也可能指向永恒;“山行”是旅散奔赴各地采访的积累,算得上执行写作计划的文集往山成果;“海上”是关于亚丁湾护航经历的一些补记,那是笔谈难得的人生经历与体验。

写作过程中,风卷我尽可能将笔触深入日常生活的云起于军细部,去体察捕捉不同生命特有的凝露生存镜像;力求介入事象的深层肌理,用本真的华关海语言把生活呈现出来。这也是旅散我多年来持有的写作理念。这本集子里的文集往山文字,有重读古人,笔谈有对话英雄,风卷有回望青春,更有军旅记忆,我渴望用朴实的语言编织不同频率的声音,使之演奏出充满诗意、色彩丰富、质地和谐的乐章。

我在写作中有意强化生活的现场感和精神的对话性,努力传递出丰盈厚重的海贼王之六瓣樱历史底蕴和时代气息。2020年8月19日,我到四川大学采访,那天正是江竹筠烈士百年诞辰的前一天。川大在当年女生院的基础上建了一座江姐纪念馆。江竹筠在川大两年,一直在这个女生院度过。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张泛黄的、编号为36986的住院病人记录单。透过这张记录单,我仿佛看见黑白光影中,江竹筠在医院生产的那些日子,甚至听得到医院外川味浓郁的叫卖声和成都老街区的嘈杂;1946年春天那明晃晃的阳光,仿佛正洒到我脸上……

多少个夜晚,我面对自己写下的文字,陷入久久的沉思:那个时代,像江竹筠那样的一群人,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身陷黑暗而内心充满光明,是什么让他们面对酷刑而眼里无比平静,是什么让他们品味到了信仰的芬芳,是什么给了他们一往无前的力量。

护航回来后,当我浏览自己写下的文字和拍下的照片,回望在海上护航的日日夜夜,依然心潮起伏。我的文字只是一枚青涩的果子,直白而笨拙,但它承载了护航官兵的精神重量。我的写作是平静的,在那片广袤的海域,平静地写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我写过抗日战争中的一个敌后武工队队长。他叫陈辉,是一个诗人,魏巍主编的《晋察冀诗抄》选入了他的十多首诗。血雨腥风里,他把诗刺进敌人的心脏,刺进战争的最深处。他的诗,没有精雕细琢的华美,他用纯净、朴素的语言,倾诉着对祖国、父老乡亲与战友兄弟最深沉的爱。我不仅看到了一个在敌后战场逞英豪的英雄诗人陈辉,也看到了一个军事文艺工作者的理想、责任和担当。城镇与乡村,平原和山区,闹市与寂野,震撼人心的故事埋藏在那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地方,等待着有人去寻找。我不远千里、翻山越岭,只为打捞那些血泪交织、硝烟弥漫的往事,并向人们细细讲述。

我到高原上的基层连队蹲过点,零距离地感受过基层官兵的可亲可爱。在训练生活中,他们对我的“特殊关照”,让人十分温暖。深入基层一回,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深刻教育和警醒。散文创作不能有思想的缺席,更不能有情感的缺席。我希望自己的文字不单呈现个性化的经历与感受,更力图以贯穿古今的视角对世间气象、山川风物作整体而自足的探讨。因此,在书写普通生活时,我也常常充盈着激情与豪迈,涌动着向上的力量。

新时代人民军队阔步在强军征程上,不断拓展着我作为一个军旅作家的写作思维,我的视野也更加开阔。每到一个地方,我面前呈现的仿佛是一本本打开的奇妙的书。回眸曾经踏足的土地,作为军人,在领略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之时,会更深层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刻画历史的细节,还是记录生活的痕迹,那些平静的目光更持久,那些带露的鲜花更动人。往来时空,对话有光的灵魂;跨越山海,愿读者在我的文字里遇见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只要我们对时间、空间中的某种存在,怀有真挚的眷恋,心灵就可以瞬间抵达。这也许就是“往来山海”的象征意蕴吧。

郑茂琦:“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丁小炜的散文集《往来山海》文章侧重抒写内心情感与体验,追求朴实和浑厚的生活气息,如微风在林间轻吟,拨动读者的心弦;又如溪流行于山间,潺潺湲湲、汩汩绵绵。

关于历史,他总是执着于对革命历史人物内在心灵的探索,执着于对历史的横剖面与细部的研究,执着于那些历史的点点滴滴。在《长城屹立在太行》中,作者从一位当年亲历那次战斗的老人的视角,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击毙日寇所谓“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过程。

作者写江姐的故事,由一封字迹已经漫漶的遗书引入。就像那一座座无名烈士纪念碑,这样一封辗转流传下来的遗书与一张小小的住院单,载着他们革命生活的痕迹。循着这些染着他们气息的物品,作者触摸到了革命者的灵魂。

也许是因为心中的理想,也许是因为前辈们的光辉,当他第一次远航,随军舰执行护航任务时,他激动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将戎装出征,到惊涛骇浪中去续写光荣与梦想。我暗自迎接这许久不曾有过的骄傲和自豪。”

丁小炜特别钟情于对飞鸟的书写。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他捕捉到海鸥的身影。那一天,雨停了,“银灰的战舰清新无比”。他从舱室出来,“忽然听到有鸟儿的鸣叫……一群海鸥正跟着我们的战舰上下翩飞。它们飞得那么轻盈舒展,那么从容浪漫,一会儿凌空滑翔,一会儿扇动几下羽翼,一会儿又直向海面俯冲下去,轻轻叼起一只细小的鱼虾来。”作者珍视和欣赏这些在生活中所见的细微美好。那振翅的身影,甚至海鸥肩上的尘埃,也是美丽的,在作者笔下呈现独有的韵味。

书写海上执行任务的情形,作者没有直抒护航官兵在海上击风搏浪的英雄壮举,而是将镜头对准海上风浪过后呈现的细细波纹。镜头里,有歪倒在甲板上被船员们照顾解救的飞鸟,有海里蓝色尾鳍、在舷边徘徊的游鱼。作者写道,从恢复生机的鸟儿回到蓝天,他看到了希望;从舷边的游鱼,他看到了漂泊。

除了细腻的触感和略显率性的直抒胸臆,丁小炜的文字还蕴含着温情和意境。他写亚丁湾的海,风平浪静时像是一块蓝色的绸缎。“仿佛有人在水面下轻轻抖动这块蓝缎子, 浅浅的波纹静静地晃荡着。待到风生水起,这块蓝绸就裂开无数白色的口子,再出色的缝纫师,也无法把它补好熨平。”这抚慰心灵的书写,让读者也忍不住把那片海视为锦缎珍藏于心。

他写高原美景,“从车窗望出去,四野白茫茫一片,偶尔有一群群牦牛,在白色的山谷缓缓走动——仿佛一幅水墨画,白色的宣纸上,那黑色的墨点正慢慢洇濡开来。”灵动而饱含古典韵味的语言如同水墨,也在读者心中洇濡开来。

作者说,“军旅是我浪漫和抒情的源泉”。丁小炜奔走于城市乡村,到访过高原大漠,踏上过远洋航行的旅程;军旅人生中的丁小炜一直在行走,而这部作品也正是由行走所及的诗意凝结而成,表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

作者像一个行吟的诗人,怀揣着理想,未曾停下脚步,亦未收起手中的笔。作品中,无论是对革命先辈与英烈的缅怀追思,还是对现实生活细微之处的体察,或是对人民军队强军征程的豪情抒写,流淌于作者笔端的文字犹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折射着动人的光芒。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