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2021劳动者的高光时刻

发帖时间:2024-03-28 16:49:16

站在时光的劳动渡口,我们挥别2021年。高光

这一年,时刻影视纵横者信仰与信心同在。劳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高光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神州一年两次问天,时刻祝融号登陆火星,劳动海牛II号 探索深海,高光白鹤滩水电站亮翅金沙江畔……

这一年,时刻温暖与感动相伴。劳动一场大雨里,高光普通人身上展现的时刻人性之美,照亮了漆黑的劳动雨夜;疫情防控中,无数逆行者挺身而出,高光守护我们的时刻岁月静好……

回望这一年,劳动者披荆斩棘的身影惊艳时光:最美职工的奋斗故事收获超高人气,技能冠军掀起技能风潮,一线工人走上创新之巅……每一个拼搏向上的奋斗时刻,都是人生的高光时刻,每一个默默坚守、全力以赴的你我,都可以成为平凡英雄。

勋章熠熠

29个英雄的名字,29面共产党员的旗帜

百年华诞,风雨如磐。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9名功勋党员获此殊荣,其中有11位是劳模党员。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他们是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矢志奋斗的国家脊梁,是共和国的英雄。

他们埋头苦干、影视纵横者攻坚克难。陆元九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辛育龄曾在战火中救死扶伤,50年完成1.5万多例胸外科手术,成为我国胸外科事业的拓荒勇士;吴天一投身高原医学研究,被誉为马背上的院士……

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黄文秀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黄宝妹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的梦想奋斗终生;艾爱国在焊工岗位精益求精,攻克数百项技术难关;石光银40多年与荒沙碱滩抗争,改写沙进人退的历史……

勋章熠熠,闪耀其间的是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读懂七一勋章的精神意蕴和时代意义,就是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

今年,热播剧《觉醒年代》走红,剧中陈延年、陈乔年等年轻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画面,让无数观众破防。有市民在安徽合肥延乔路路牌旁这样留言:你们从未离去,山河无恙,盛世如愿。

不忘来处,方知去处。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续写新的荣光。当下,职工群体应该追什么样的星?这29位功勋党员就是最好的答案。

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致敬楷模

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忘我的战士

2月25日,通过共和国最隆重的表彰,毛相林、白晶莹、刘虎、李玉、张小娟、张桂梅、赵亚夫、姜仕坤、夏森、黄文秀10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名字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这是一群投身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的人,他们倾力奉献、苦干实干,用奋斗改变无数人的命运,成就无数人的幸福。

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是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忘我的战士。他们的身后,是一部由奋斗者书写的壮丽脱贫史。

从2012年到2020年,短短8年间,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颁奖过程中,几个瞬间让人泪目。

满头银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森老人坐在轮椅上领奖,近百岁高龄的她激动地要从轮椅上起身,习近平总书记俯身微笑着轻抚老人肩头,示意她安心坐好,将鲜红的荣誉证书送到她手中,并同她合影留念。

被称为燃灯校长的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创办者张桂梅,也是坐着轮椅被推上台领奖。12年间,她让1804个濒临辍学的女孩走进大学,自己却身患心脏病等23种疾病。

贫困清零不是休止符,脱贫攻坚精神正激励奋斗者奔跑在共同富裕的路上。

2021年最美职工在发布仪式上合影。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凡 摄

最美职工

闪亮的名字,奋斗的模样

容易、李国平、包文杰、夏广新、温小珍、王书玉、燕占飞、马健、王振强、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扩建工程EPC项目部……五一前夕,2021年最美职工榜单新鲜出炉,9名个人和1个集体榜上有名,他们也是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

梳理这些闪亮的名字,新时代奋斗者的模样跃然眼前。

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他们当中,有运载火箭的技术专家,在我国迈向航天强国征程中奉献巾帼力量;有新药研发的探路人,立志为人类生命律动创造新支点;有扎根一线的电力工人,玩转无人机巡检守护万家灯火……

他们当中,有人把匠心化作高山峡谷间的一座座桥梁,连通道路,连通城市,也连通人心;有人潜心研究不锈钢,带动港珠澳大桥材料升级;也有人择一事终一生,用育种成果不断充盈天下粮仓……

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准时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从人声鼎沸的发射场到人迹罕至的项目工地,从摆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到需要卷起裤管的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身影。不同的岗位与职业,同样的担当与奉献,他们共同擦亮了职工群体的特质,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夺目闪耀。

自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已联合发布8届最美职工,80余名(个)先进个人和集体获评最美,成为职工偶像。

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努力成为最美,这是我们对职业的追求、对劳动的信仰。

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颁奖现场。中工网记者 王鑫 摄

冠军之路

新时代技能冠军这样炼成

技耀蓉城,匠星璀璨。聚光灯下,舞台中央,孟凡东、韩积冬、胡兴盛、吴俊宏、蔡都、柏建喜6位新晋技能冠军集体亮相。

10月16日,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四川成都落幕,这是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首次将6个工种的决赛放在同一城市举行。历时3天激烈角逐,529名选手在钳工、焊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砌筑工等6个工种,切磋论剑、亮出绝技。

赛场之上,这是一场关于精度和速度的较量,技能冠军用硬核实力破圈。钳工冠军孟凡东练就0.003毫米精度的肌肉记忆,平均每4.5分钟完成一个锉削面;砌筑工冠军柏建喜精准规划100块砖的砌筑路线,每一块都有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定位;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冠军吴俊宏驾驭机械手在巴掌大的圆柱形毛坯件上篆刻,刻痕精度控制在0.05毫米~0.1毫米之间……

赛场之外,冠军效应犹如一粒酵母,关于技能成才的讨论持续升温。孟凡东21岁,吴俊宏22岁,胡兴盛22岁,6位技能冠军中有3位都是刚刚走向企业生产一线。他们热爱技能、善于学习,运用新技能、操纵新设备、从事新工种,成为车间里的新工匠。他们的成长故事和个人魅力,让人们看到职业教育、技能圆梦的更多可能,让技能之路闪闪发亮。

今年,因为技能出圈的还有一位冠军——汽修女孩古慧晶。

17岁的古慧晶在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汽车机电维修项目中夺冠,又飒又美、技能拉满的她在网络空间意外走红,这也说明,技能成才的故事正圈粉互联网新生代。

明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开赛,在技能奥林匹克竞技场上,更多的夺冠故事蓄势待发。这些如有雷同,实非巧合的故事都在讲述同一个道理——学好技能,同样能够攀上人生的 珠穆朗玛峰。

2月4日,霍尔果斯压气首站运维人员班前点名。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创新摘星

一线工人再登国家科技最高荣誉殿堂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管涵顶进工、高级技师李鸿的名字与众多科学大咖同框出现在表彰名单上,一时间刷屏职工圈。

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李鸿领衔完成的《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新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也成为在国家科技最高荣誉殿堂摘星的又一位一线工人。

自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首设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类评审组以来,已经有20名技术工人从生产一线走上创新之巅。

以前干一个工程就是做一件事,随着年龄、施工阅历的增长,现在觉得这是一种追求,要真正把它做成一个作品。这句李鸿在和《工人日报》记者视频连线时抛出的金句,也是他成长故事的浓缩。

38年前,李鸿从技校毕业后进入上海隧道公司工作,正赶上我国隧道建设的高速发展期,他从事的管涵顶进工,在当时还是新职业。

38年后,李鸿已是有着管涵顶进工第一人之称的领军人才,11项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工程里都留下了他亮剑的身影。在班组同事眼中,李鸿与电视剧《亮剑》中的李团长有几分神似,面对困难,他总是开动脑筋,亮剑而上。

在几十米深的地下世界,李鸿操控着盾构巨龙,和工友们一次又一次地冲破黑暗。在他的带领下,上海隧道公司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直径的隧道——上海长江隧道,提前14个月实现通车。

哪里最薄弱、哪里最需要创新,职工最清楚。回顾李鸿的摘星之旅,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是他创新的起点和源泉,而这也是历届获奖工人创新成果的共同特点。

扎根一线,潜心实践,职工创新的种子正在生长发芽。

7月24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救援人员进行排水作业。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平凡英雄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7月20日前后,河南大部分地区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尤其是郑州,短短1小时的降水量相当于150个西湖的湖水直接灌入。危难之际,普通劳动者身上闪光的人性之美,照亮了漆黑的雨夜,守护着这座中原之城。

成为英雄,是出于职业的本能。快速倒灌的雨水让郑州地铁5号线成为一片汪洋,第一天入职的年轻医生于逸飞本已获救,但听到有没有医生的呼叫后,他毫不犹豫返回车站、加入救援。他说:医生就是要治病救人,不去救人,还干什么医生?这天晚上,河南博物院的所有工作人员选择留守,他们要确保文物安全。

成为英雄,是出于内心的温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侯文超驾车途经京广隧道,水位突然升高,面对危险,他没有独自逃生,而是挨个敲窗提醒车主下车,20分钟后,隧道被洪水淹没;也是在京广隧道,原本弃车逃生的网约车司机杨俊魁,在见到有人落水后多次折返,成功救起5位落水人员……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同样不断出现凡人英雄。

1月6日,大连海洋大学因疫情封校,志愿者推着三轮车上坡,将物资送往学生宿舍。新华社发(大连海洋大学供图)

1月7日,大连海洋大学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们冒着风雪运送物资的身影戳中了无数人的心,严冬之中,这些背影成为面对疫情迎难而上的一种象征。10月31日,突发情况下,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烟花依然如约绽放,照亮有序排队接受核酸检测的游客,那一晚的绚烂,也因为民警、医护人员等逆行者。

这一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然奔波在路上,他们在守护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关注。上海外卖骑手宋增光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首位获此荣誉的外卖员;福建泉州霞美镇外卖骑手洪成木,在送餐路上帮助34名走失者回家,被评为最美快递小哥……

这些动人的故事在每个人的内心泛起涟漪,在平凡的日子里默默坚守、全力以赴的人们,都是英雄。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